去了趟宝马工厂:我感觉这年头的造车 太科幻了

  • 发表于: 2022-12-18 15:26:42 来源:快科技

前阵子,我特痴迷看各种生产线的视频。

这些视频的内容非常简单粗暴,以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带你看某件产品完整的生产线,从投入原材料开始,到最终输出产成品。

尽管画面简单,但胜在真实,而且能窥见平时看不到的工业细节,我一口气能看好几个。


(资料图片)

像下面这一段,就是方便面生产线视频的 “ 一角 ”,流水线在做蔬菜包↓ ↓

以前不少网友调侃,蔬菜包是人工随手称的,但看完这个,会发现其实都是机器称重、筛选,自动化程度很高,能精准计量每包重量。

面条做好了以后,再 “ 扔” 到机器里,机器定量切断面条,让它们刚好是差不多大小的一坨。

接着它们在圆形容器里躺好,上方机器用喷气的方式帮助它们规整形状。

造型完成后传送进油锅,定型后,紧接着,它们要被12个钢球无情打击头顶,变成平头小面,到这里一块方便面才基本完成。

一开始,我是因为解压才看起这些视频,但真正让我感到“ 爽 ”的反而来源于技术层面:自动化。

如果你看过制作铅笔的工厂,也许就能更好的理解我的意思。

第一步制作铅笔芯,机器将石墨、黏土以及水等原材料进行搅拌等处理,冲压成细棍状,当然此时芯还比较粗糙,后续还要烘干等。

接下来把铅笔芯 “ 塞 ”进木头里。先在整块木板上开出多条独立凹槽,在凹槽里涂上胶水,放入笔芯。

用另外一块有凹槽的木板,将笔芯两面包夹,最后用切割机将夹有笔芯的木板块分割成为一根根铅笔。

虽然知道工业生产本身就是精密程度极高的制造,但当整个过程直观呈现在眼前,我仍然感受到极大的冲击。

原来现在工厂的数控和自动化水平,已经这么强了啊。

然而,这些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如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了趋势,很多手机工厂的自动化率甚至能达到 48%。

甚至更让你想象不到的是,有些工厂已经开始通过游戏引擎和AI技术,将一座来自未来的虚拟工厂变成现实了。

它就是宝马在沈阳建造的里达工厂。

据说,这座工厂从前期的建筑设计到生产线布局,全都是通过虚幻引擎规划出来的,生产过程中还应用了 100 多项 AI 和 AR 技术。

从科幻片里走出来的工厂,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抱着好奇,我来到了宝马投了 150 亿建造的生产基地里达工厂,近距离体验了一波现代化造车流程。

嗯,别的先不说,他们食堂的蛋包饭挺好吃的。。。

里达目前主要生产的是宝马首款纯电动中型运动轿车 BMW i3,它也是首个生产 i3 的工厂。

简化着来说,里达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是:

将各个车身部件送往车身车间,通过点焊、激光焊接等方式拼接成整个车身,在涂装车间涂装后送往总装车间,在这里跟它的其他零件,比如轮胎、车门以及内饰等等合体成完整版汽车。

在参观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完全不像传统的汽车工厂生产线,工人们被浓烟、噪音包围,反而更像是在雕琢工艺品。

简单放两张图,给差友们感受一下:这是里达工厂的涂装环节,是不是跟你想象的不一样?

还有激光焊接环节,更让我再过了一把自动化的瘾。

甚至我还发现了工厂里的一个小细节:各个生产模块的物资运输,已经靠传送带、物流车实现 “ 自动驾驶” 。

AGV 物流车▼

视觉上的确是充满科技感了,但这些科技对于屏幕前的你我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拿激光焊接来举例。

车身是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它由车身框架和车身蒙皮组成,像车身框架包括上边梁、下边梁等等,就不细说啦,所有的部件都由焊接 “ 拼 ” 到一起,最终组成车身。

发生碰撞意外时,焊接质量越好,焊点越不容易脱落,驾驶员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激光焊接无论从表面的触感,还是缝隙都要比电焊和一些弧焊保护气体焊要好。

搭配上全新的焊接机器人以及 BMW 第四代点伺服焊枪,下线的每辆 i3 都有更严丝合缝、更安全的车身品质。

焊接完毕后,里达工厂还会通过大数据 + 传感器对 i3 全车上千多个焊点进行检测,借助自动化激光检测技术,对上千个缝隙断差进行高精度检测。

提到检测,这里就不得不聊一个很有趣的玩意:GOM。

这玩意本质上就是一种摄影测量。车辆送过来,摄像机对它进行拍照,通过几千张照片建立出一个 3D 模型,将其跟内置的标准3D模型做比对,检查工艺是否标准,全方位保证每辆交付给客户的 i3 都能有最佳品质。

另外,在里达,还有一个东西特别吸引我,那就是跟里达工厂 1:1等大的“ 数字双胞胎 ” ——虚拟版本的里达工厂。

哎?现实世界不是已经有了一个工厂了么,咋还搭一个虚拟的?

其实,在整个宝马里达工厂在建设之前,就已经利用 Epic 游戏引擎建了这个 1:1 的模型,先规划模拟,再落地。

以后,如果车间某个工序需要做改动,也可以先在虚拟世界预演,确定效果后再进行变动。

这样的建造路径,不仅仅极大缩短了建厂流程,还足够环保。

没错,以往我们提到绿色,提到环保,固定思维第一时间想到的成片的树林。

其实现在绿色还可以是在虚拟世界搭工厂和 “ 播种 ” 下的 29 万平太阳能电池板( 整个宝马沈阳生产基地 )。

只能说,抗下低碳大旗的,不仅仅是电动车,还有电动车工厂。

看完工厂内部,从总装车间走出来,你可以看到测试场,在这里一辆又一辆 i3 正在接受最后的检验:科目二。

考试内容跟科目二真大差不差,上下坡跟 S 弯一个没少。

看到 i3 ,我也忍不住多聊几句,i3 是 30 多万的价位区间内一辆绕不开的车。

尺寸上 i3 的长宽高分别为 4872/1846/1481 mm,轴距达 2966mm,超长轴距带来的是大空间,前排驾驶空间舒适,后排乘坐空间更是宽裕。

外观上延续了 3 系家族式的双肾式格栅,但尺寸更大,倒 L 型 “ 天使眼 ” 以及一体式的悬浮曲面屏,50:50 的前后配重比,直接点燃了不少人的 “ 蓝天白云梦 ”。

这些好奇过 i3 的差友应该都知道了,这里我只再说两个点。

一个就是优异靠谱的安全性,在优秀的焊接工艺、不厌其烦的机械测试以及全碳纤维车身材质护航下,新的 E-NCAP 碰撞结果显示,宝马 i3 车身韧性好,对假人的保护比较全面。

一个是动力性能,i3 采用的是第五代 BMW eDrive 电驱技术以及励磁同步电机,在几乎全速率区间都能够保持很强劲的推动力,在高速区间下,动态衰弱的可能性较小。用单电机后驱就能实现6.2 秒的零百加速。

后轴用上了空气悬架,能够在行驶中调节姿态,另外使用了HRS 液压减震技术,减震器会根据行程发生变化,总之,驾驶体验拉满。

“而且i3 的加速感不像是有些电车那样生硬,而是循序渐进的丝滑加速,持续推背感很舒服。”

开过i3 几次的表弟跟我形容了一下。他的驾驶体验是,起步有力,加速又不是傻快那种,开着很爽快,还维持了一贯的实际行驶里程比表显续航多的特色。

当然,最重要的是,颜值很能打。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再多叨叨几句,其实在看传统制造生产线的时候,除了爽以外,我还有一个感受:很多时候,制造系统比产成品更能凝聚人类智慧的光芒。

在逛完充满未来气息的里达工厂后,我忍不住设想虚拟工厂、“ 无人 ”工厂以及高度智能制造这一套以后会深入各大类型的制造工厂中去,重新定义更多传统制造工业。

这个未来,好像还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