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实施煤炭保供稳价 提前谋划全力推进

  • 发表于: 2022-03-25 15:51: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应进入传统淡季的动力煤市场,最近依然火热。从探索出台增产保供的新政策新举措,到监管出手、启动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专项核查,3月以来煤炭保供稳价动作不断,日均产量从前2个月的1164万吨向“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的目标迈进。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提前谋划、全力推进。除了煤炭,从最新数据来看,与去年12月相比,今年前2月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电力生产由降转升,近期这一力度还在加大。

虽然供暖季已接近尾声,但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储备“粮草”的举动不减反增。这家宁夏最大的煤电和供热企业加大长协煤与现货煤采购力度,各单位24小时不间断接卸燃煤,千方百计提升燃煤库存。截至3月20日,公司煤场库存量282万吨,可用天数达到18天。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宁夏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为了保供、保外送,当前多家火电厂都是满发状态。

据宁夏发改委介绍,自治区开辟了煤炭绿色运输通道,同时,相关部门协调组织外购灵武-绍兴配套电源交易,并且及时调整区内电力直接交易方式,试点开展绿电交易。多措并举之下,近期宁夏煤炭供应平稳,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截至3月13日,已连续131天未执行有序用电。

这并不是个例。进入202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能源供应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国内能源消费刚性增长,对安全保供形成新的挑战,相关工作不容放松。

修订后的政府工作报告补充了“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的内容,3月22日出台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近期重要部署接连不断,显示出保障安全是全年乃至“十四五”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

重点是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燃煤发电量占60%左右,煤价稳则电价稳,能源价格的‘基本盘’就稳。”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生产原煤6.9亿吨,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12月加快3.1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164万吨。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3月以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和相关地区多次召开会议,围绕煤炭稳产增产工作,研究延长保供政策等有关措施,同时进一步梳理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探索出台增产保供的新政策新举措。近期有关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推动煤炭增产增供,年内再释放产能3亿吨/年,力争全国煤炭日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瞄准具有“压舱石”之称的煤炭中长期合同,监管也在出手。从3月28日开始到4月,国家核查组将赴央企和地方开展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专项核查工作,除了在煤炭企业签订数量上划定底线外,还明确了港口和坑口中长期合同价格均不能超过近日发改委确定的合理区间。

在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的同时,今年我国还将大幅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投入,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力争2022年石油产量回升到2亿吨水平并较长时期稳产;在储备方面,加快推进2亿吨以上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新增50亿立方米以上储气设施等。

增强能源自主供给能力建设,一方面要稳住存量,挖掘煤炭、煤电、油气的生产潜能,一方面要做好增量,把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好。

从《“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再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本周三天三份重磅文件,勾勒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路线图,也拉开了变革的序幕。

约4.55亿千瓦,这是到2030年我国规划建设风光基地的总装机目标。据了解,第一批1亿千瓦风光大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第二批也正在加紧推进。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7.5%;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2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从一系列迹象可以看出,今年来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效力逐渐显现,但不容忽视的是,压力和挑战持续存在。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石瑛担忧的是诸多不确定因素,“当前国际能源价格高企,煤炭供给偏紧,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则会造成进口煤减少,增加内贸煤炭需求。”她表示,去年四季度国内煤炭日产量已经达到1200万吨以上,今年要延续这种高位水平、并再释放3亿吨/年的产能并非易事。而且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煤矿生产和运输,安全监管也存在一定压力。同时,供需形势还要看需求侧的变化和风电光伏尤其是水电出力的情况。“如果进口受影响比较大,今年煤炭供需将会稳中偏紧。”

宁夏的实际情况印证了这种担忧。目前区内用电负荷快速增长,而煤炭价格仍维持较高水平,火电机组出力受阻压减难度大,有效供电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保供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包括石瑛在内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增加生产仍是能源保供的首要任务。同时,煤炭市场仍存在资本炒作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细化监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在当前面临供给冲击等三重压力的背景下,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对于稳经济、保民生至关重要。要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提前做好保证可持续供应等工作以预防“旺季”时候的供给紧张。同时,还应做好重要初级产品的储备工作,增强抗风险能力。